深圳市格力尔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主营:玻璃防霉隔离粉,椰壳粉,玻璃去霉剂,玻璃防霉液,镀膜玻璃用隔离粉,普兰托防霉粉

新形势下玻璃产业如何创新变革

2013/4/15 14:18:42来源:中国建材报点击数:3020

主持人: 李建红    深圳市格力尔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立珍   中国建材报社玻璃版主编

 

访谈嘉宾

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秘书长 黄少塔

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玉峰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敏

阳光普照总经理  邓辉

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任  何伯昌

鹤山市恒保防火玻璃厂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沃林

海南中航特玻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牛晓

深圳市天圣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段京燕

广州市益友鸣玻璃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展

 

主持人:2013年对玻璃行业形势的预期是怎样的?

邓辉:玻璃2013年玻璃行业应该会比2012年日子要好过一点,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包括技术升级、体制升级、产业升级、品牌升级都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努力。

古敏:2013年是新的时代的一个新的开始,我对2013年玻璃市场是比较有信心的。行情会比2012年要好。需求会有所增加,但是太乐观又不可能。从目前来看,全国新投产线数量已有相当,光是较近投产的就有四五条线,所以从原材料需求来说,肯定会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具体数量不好说。

 

主持人:新形势下广东玻璃企业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

李建红:以我们格力尔公司为例,我觉得企业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首先企业之间要多沟通。2012年我们格力尔先后举办了13场左右的小型技术研讨会。这样在技术上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都可以拿来一起探讨怎么去解决。其次从环保要求来说,早期玻璃企业生产使用的天然煤、硼酸生产等对人体有伤害。那么以后的发展方向就是改进生产技术,采用天然无污染原料,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另外还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提高深加工水平。

何伯昌: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是防火玻璃。在火灾教训的多发下,我们公司的产品契合了推广防火建筑型材的政策气候,因此我们公司在新的一年的计划是在市场上为我们的防火玻璃打出更大的广告来。

陈沃林:对于企业如何通过创新改革来实现新的发展,从我们企业角度来看,我们代表一个特殊的领域——特种玻璃。我们公司是做防火玻璃的,防火玻璃是个边缘的产品,既是建筑玻璃,又是消防产品,所以比较特殊。我们公司发展历程经过了几个改革:首先我们企业怎么去做,我们要清楚业主和员工内心要做什么。其次我们就内部的流程改革请老师过来培训指导如何改革。现在到了第三步,老师走了,企业的员工和老板要怎么样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员工要怎么样才会跟着我走,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这是值得整个行业来探讨的问题。

 

 

主持人(李建红):刚才几位老总从技术、营销、管理的角度来谈了企业的升级,讲的非常好。中国玻璃看广东。处在中国玻璃行业的,广东玻璃企业的发展是可以值得大家借鉴的。我想请各位企业家分别从玻璃原片、玻璃机械、玻璃辅料材料配套、以及艺术玻璃等方面谈一下玻璃产业的变革。

 

牛晓:企业要发展,首先要从装备上、技术上都要有所准备。绿色建筑行动对对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是有所帮助的。

广东地区在夏季要以隔热为主。从各种玻璃的传热性来看,普通玻璃,不管白玻还是蓝玻还是各种厚度的,传热性大约都在5.8。单片低辐射LowE玻璃的传热性大约是3.86+12+6 的双白中空玻璃的传热性是2.86+12+6LowE玻璃大约是1.8。如果使用在线的低辐射LowE玻璃,因为不会氧化,就可以将通过玻璃来流失的热量降低1/3,如果改成中空玻璃,就可以达到一半,如果用LowE中空玻璃可以达到70%

国家的绿色行动,对广东的旧房改造,对我们玻璃企业是个很大的利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牛晓总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产业变革方面的思路,我相信我们有好多企业都会从这里受益。接下来我们从玻璃机械方面来谈谈如何做一些变革,适应市场的新需求。

段京燕:从玻璃机械上来讲,我们公司在这个行业做了快20年了,看着玻璃行业起起落落的发展,我们感觉相对国外来讲,我们的生产装备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在技术、开发还有整体的结合,包括工艺,全面自动化的一个理念,比起国外来讲还存在很大差距。

在这样一个相对低落的市场情况下,对于我们来讲,是个更好的调整机会,做好内功的一个过程。

因为在20062007年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都是简单的复制,甚至抄袭,来应付高速上升的市场。现在市场低落,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问题,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有更多时间来让我们开发产品,进行技术的转变,跟客户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有空间。所以我们对2013年玻璃机械装备方面的看法,我们还是要在整体结合和生产工艺方面,尤其是在新材料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主持人:想请教一下玻璃大佬和专家领导们,作为行业媒体,应该怎样来为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来做出自己的贡献?你们希望中国建材报接下来能够做些什么?

牛晓: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现在流行的低辐射LowE玻璃的讲法,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讲,什么是低辐射LowE玻璃,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完整地回答上来。对单片的低辐射LowE玻璃来说,考核的技术指标辐射率,国标里有明确指标,在线的要求小于等于0.25,离线的要求小于等于0.15。那么我说的这些数据,媒体就可以来引导我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低辐射LowE玻璃,将行业里的数据、术语等基本知识灌输给大家,为大家真正所知道。

黄少塔:我觉得作为媒体,作为行业的舆论导向,我非常赞同孙社长说的关于定位玻璃价值的观点。如果绿色节能建筑启动方案实施,节能玻璃真正应用起来的话,那么玻璃的产能过剩只能说是阶段的产能过剩。所以这个导向问题非常重要,作为行业报道的话,应该从这个角度来引导,关键在于引导企业如何去更新换代。

张展:我想说一下艺术玻璃。作为艺术玻璃,作为深加工企业延伸出来的一个市场,我们现在看到的以玻璃作为背景墙的有多少,如果我们把艺术文化通过建材玻璃加工,提升艺术品味,通过玻璃载体融入文化,把家居内装修市场发掘出来,去挖掘这个市场,市场将是很广阔的。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基本上用完了。8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基本上没有会安装玻璃的。所以我们提出一个概念:装修模块化,工艺标准化,款式个性化,把装修做成一个个局部成品。所以大家不要说市场过剩,相反我觉得潜力非常大。

 

作为媒体来说,首先要为我们艺术玻璃营造一个发展的氛围。我们艺术玻璃这个行业,是文化性很强的行业,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这是我们的优势。艺术玻璃的前景很广,如果真正去做这个市场,现有的资本和发展模式还太小。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资本大鳄去研究这个市场。

媒体要深入企业,要引导企业去创新,去发现新的市场。为我们营造一个氛围,帮助企业引入策划、营销人才,使艺术玻璃能够有一个更大的使用面。

 

主持人:其实我们中国建材报在20112012年以来一直在改变。行业媒体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发展思路里面。随着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行业媒体也开始寻找创新的发展思路。我在这里也希望行业大佬们能和我们一起努力把行业媒体办好,使行业媒体更有话语权,为行业做出服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