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2 11:17:52来源:光伏智库点击数:14540次
【中玻网】
如果说有哪一个行业过去10年较残酷,较血腥,光伏行业肯定不遑多让。
这个行业诞生了很多的首富,也诞生了很多从首富到破产的故事。光伏发电一度被和“骗补”联系起来,汉能、尚德尸骨余温尚在。而一晃眼,这个行业马上就可以自己造血内生成长。
过去10年,这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迭代,使得组件的成本从2012年的接近10元/w到今年1.2-1.5元/w,功率从主流100-200w到今年中环晶科/晶澳/天合/隆基等发布的500-600w,行业的进步之快让人咋舌。10年前,这个行业的主要价值链还在国外。10年之后,隆基、中环,硅片产能占到大部分国家的60-70%,信义福莱特,光伏玻璃产能占到大部分国家60-70%,福斯特,Eva胶膜大部分国家市占率60%,硅料/电池/组件等环节几乎也都被中国厂商承包。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片/组件,再到上游设备。这个行业几乎所有的产值和核心环节都在中国。
两年前,国家发展改变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531新政”):明确光伏建设规模将得到控制,且电价及补贴再次被降低。一时间,全行业一片哀嚎,投入资金者纷纷退避三舍。当时的媒体标题是《中国光伏行业在今年的儿童节被迫"长大”》。光伏从07-08年的安装补贴到后来的发电补贴,再到531取消补贴,感觉组件不行、逆变器不行、设备不行,以为这个行业完了。
也不得不感慨政策制定者的前瞻拿捏。从产业链高层度看,硅料、硅片、电池、模组、系统,五大环节中国公司都掌握了相当的话语权。各环节大部分国家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国都占五席以上。尤其是身后的设备端,哪怕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电池制造设备,国内公司都已经开始主要。几年前一条线(GW)八亿、十亿的投入资金,已经被中国设备厂商干到了两亿三亿------性能可能还更好。
关于光伏设备,可以借用一篇卖方报告的总结:“……产业链生产设备的国产化,遵循着工业设备国产化的一般流程:首先是生产端的企业要么高价购买海外先进设备,要么低价购买海外二手设备,先力图生产出合格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积累工艺经验。在成熟产线具备一定竞争力后,开始逐步用国产替换非核心设备的零部件。待国内设备企业逐步成熟后,再逐步尝试使用国内性能接近但成本更低的整机设备。
如此往复上下游反馈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核心设备乃至整条产线设备的国产化。
在国内设备企业积累了足够的产线数据与工艺经验后,他们便能进入创新环节——尤其是产业应用导向的创新,实现对海外传统设备制造商产品各方面性能的反超。”
10年时间里,光伏产业是经典的中国制造范式:技术原理打破了,剩下的就是大制造和大用户磨合。中国光伏行业正是循着这一路径成长为国内世界隐形桂冠较多的行业之一。中国的设备厂商甚至直接把梅耶博格Meyer Burge这样的国外设备龙头逼的转型,开始考虑做垂直整体化、自产自用的组件制造商;印度开始考虑扶植本地组件厂商或者对中国组件课以高关税。光伏行业已经和高铁一样,成为中国制造效率高、低成本的注脚。
为了降低每一分成本,提高每一个百分点的效率,无数的中国企业、企业家、工程师、技术客服在不停的破坏创新、打磨,然后又无情的自我革命。这已经不足以用“竞争”来描述,而是鹰的重生。
每一次技术进步的优势都迅速扩散,使技术创造的效益迅速流向全社会。
站在当前的时间点上,光伏已经迈向礼。
光伏发电已经是全世界较有竞争力、成本低的清洁能源。沙特近期一次招标,电价已经爆出了1美分每度的低价。光伏发电已经是欧洲很多国家除了煤电以外的主流能源供给。在中国,80-90%的地区(除了四川/重庆/贵州等),光伏发电已经低于当地的燃煤标杆电价,无怪乎国家有底气清理小水电站,还原河流自然。在光照资源、电价相对理想的山东、河南、河北等,即使不考虑补贴,工商业、户用的回本周期基本在4-7年。
光伏行业未来的技术路径储备很完善,从hit到ibc到钙钛矿,行业的降本增效一直在路上。平价上网早已到来,甚至说已经跨过平价,直接进入竞价阶段。今年明年,光伏行业又将迎来一次新的技术进阶(相当于LCD进化到OLED),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而且未来几次效率进阶的路线图也已基本确定。产业链的各中国公司将会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说十年前大洋彼岸的页岩油/气是上个十年的能源革命,那当下的中国光伏不遑多让。
跨过成本效率的奇点后,行业的渗透率也将会有大幅的提升。
此次拟纳入竞价补贴范围的项目共434个,总规模为25.97吉瓦,同比增长14%,超出市场预期(20吉瓦)。在补贴强度方面,单个项目补贴强度低至0.0001元/千瓦时,加权平均度电补贴强度约为0.033元/千瓦时(较2019年同期降低0.032元/千瓦时)。今年竞价项目名单的公布时间较早,部分入围确定性强省份着手准备也早。而且,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平价,需求的明显回暖。不仅国内的需求市场将迎来一波利好释放,出口形势也不悲观。据估计,2020年大部分国家光伏需求或在120到130吉瓦之间,市场需求端。2019年我国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产量的大部分国家占比分别达到66.9%、97.8%、82.7%、76.9%。
光伏系统成本由组件、逆变器、支架、施工及建设等成本构成,其中组件占比高达约41%。
PS:正是中国有这样一大批高水平制造能力才是汇率(以及房价)的决定力量。类似的故事也正发生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要观察思考。如果10年后行业的装机量达到1000gw水平,我想我会开一瓶香槟,致敬每一位勤奋、务实、创新的光伏人!
2025-03-11
2025-02-25
2025-02-11
2024-09-06
2024-09-06
2024-09-05
¥12800/台
¥1/平方米
¥1/平方米
¥1/平方米
面议
¥18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