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8 9:13:06来源:金融投资报点击数:8062次
【中玻网】作为一家2012年7月才正式上市的四川本地上市公司,和邦股份的A股历程显然不太顺利。在连续经历了破净破发后,今年中期,公司又发布公告称业绩将大幅下滑。从
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来看,和邦股份的每股收益仅为9分钱,而就在上市前后,公司的业绩还能达到每股8毛到1元,为什么上市仅仅一年就变脸?和邦股份,是否又在走着和当年川盐化一样的道路?
业绩波动受大环境影响
今年3月,和邦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38亿元,同比下跌8.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跌19.54%。面对“变脸”的业绩,和邦股份表示,这是大环境使然。和邦股份董秘莫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业绩的巨大下滑受宏观经济欧债危机影响,大部分国家经济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品库存量增加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下半年,随着大环境的改善,公司逐渐走上正轨。”
和邦股份经济权益凭证代表杨晋认为,在大环境的改善下,公司的成本优势逐渐发挥出来,“同时,我们也在精简机构,改变管理制度,加大产品销售力度,依据成本放低价格。”公司认为他们的优势就在成本上,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但他们同时也在观望投入资金的新渠道,拓宽领域。
进军浮法玻璃前途迷茫
7月25日,在和邦股份上市还不到一年,和邦股份发布公告,将公司的一个募投项目“精细磷酸盐综合开发项目”变更为“四川武骏浮法玻璃及深加工项目”。
和邦股份原募投项目“精细磷酸盐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投入资金总额为11.76亿元,但截止2013年6月30日,和邦股份累计投入募投项目的资金为4587万元,仅占筹集资金投入资金项目总额的3.9%,而且这笔资金是和邦股份上市前投入的。
作为一家主营业务为化工制造及盐矿、磷矿开发的公司,和邦股份为何突然转向生疏的玻璃行业?
和邦经济权益凭证代表杨晋解释说:“这是股东大会的决定,在中报中,我们已经说明白了,我们选择已在建的"四川武骏浮法玻璃及深加工项目",是因为原来的精细磷酸盐综合开发项目用地难以全部落实”。
但这样的改变,对于从未涉足过玻璃制品的和邦股份来说,并非一个明智的决定。记者调查后还发现,和邦股份在公告中描述,该项目达产后年均销售收入9.4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8亿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8.30%。这个投入资金总额达11.8亿元的新募投项目看似有很美好前景,但实际却不然。
同样做浮法玻璃的上市公司洛阳玻璃,2012年来自浮法玻璃业务的营收下滑43.36%,净利润徘徊在亏损边缘。洛阳玻璃在2013年年报中认为,一方面行业低迷,产能持续扩张,恶性竞争仍在继续。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新建投产浮法玻璃生产线18条,累计新增产能774万重箱(合387万吨);进入2013年,产能扩张步伐丝毫没有减退迹象,仅3月份就有3条大吨位浮法线点火,实际上,浮法玻璃已经进入产能过剩的阶段。
和邦证代杨晋认为,公司有成本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也在进行换代改变,“可以说,进驻浮法玻璃是一定会盈利的”。但业内人士认为,下游主力客户房地产和汽车行业需求不振,预计2013年玻璃市场很难乐观,和邦是否突围,难下定论。
2025-03-11
2025-03-07
2025-03-07
2025-03-05
2025-03-05
2025-03-02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98/千克